為更好地匯聚高水平研究力量,加強重點實驗室對外開放和合作交流,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國家級實驗室現發布2021年度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指南,歡迎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行業企業的研究人員踴躍申報。
一、實驗室簡介:
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國家級實驗室瞄準面向重大武器裝備及航天運輸系統對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的需求,重點開展基礎性、創新性和重大關鍵技術的預先研究和基礎理論研究,在支撐型號研制攻關、突破重大機理問題、探索新型動力方案、拓展應用領域等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指南內容:
項目一:3D打印通道內火箭煤油流動換熱特性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3D打印材料在火箭發動機再生冷卻通道上替代應用背景,開展3D打印和機加工金屬矩形通道與圓通道內火箭煤油的流動換熱特性研究,獲得火箭煤油在3D打印通道內的流動換熱規律,并與相同尺寸規格的機加工通道內的火箭煤油的流動換熱特性進行對比,揭示3D打印金屬材料對火箭煤油流動換熱的影響,驗證3D打印材料在火箭發生機再生冷卻通道上替代應用的可行性,并為其進一步發展應用奠定基礎。
研究內容:
(1)設計3D打印和機加工矩形通道與圓通道,改造火箭煤油試驗裝置應用于本項目試驗研究;
(2)3D打印矩形通道與圓通道內的火箭煤油流動換熱試驗研究;
(3)機加工矩形通道與圓通道內的火箭煤油流動換熱試驗研究;
(4)以上4種管道的流動換熱性能對比,并擬合換熱關聯式。
考核指標:
(1)出口壓力≮2MPa,管內流速6~12m/s,壁面熱流密度5~15MW/m2,流體溫度常溫~180℃;
(2)矩形通道截面尺寸:3.6×4.0mm;圓管截面直徑:3.77mm;
(3)機加工與3D打印金屬材料:GH4169或GH202;
(4)單個管道工況數≮9。
成果形式:
報告1份、論文2篇、專利2項。
資助經費:45萬。
研究周期:2年。
項目二:可重復使用火箭發動機關鍵部組件壽命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傳統以性能為主的一次性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方法完全不能適用于可重復使用火箭發動機。重復使用對發動機性能、壽命、可靠性、維修性及成本等方面有更高的技術要求,需要在設計階段就全面、系統地梳理可重用火箭發動機技術體系,綜合考慮設計參數對多目標的影響,以便得到更合理的優化設計方案。因此,通過開展在強振動、大循環載荷作用下發動機關鍵部件的失效機理研究,建立準確的壽命預測模型,并形成工程實用的設計方法及設計準則,為完善可重用火箭發動機理論體系和技術體系奠定基礎。
研究內容:
(1)可重復使用火箭發動機關鍵部組件典型失效過程機理研究;
(2)可重復使用火箭發動機關鍵部組件壽命模型研究;
(3)可重復使用火箭發動機關鍵部組件壽命設計方法研究;
(4)可重復使用火箭發動機關鍵部組件長壽命設計方法及試驗驗證。
考核指標:
(1)發動機關鍵部件結構動力學模型準確性,要求模態試驗、仿真分析前3階模態和“關鍵”模態頻率誤差小于5%;
(2)發動機關鍵部件壽命預測模型及評估方法準確性,要求預測壽命與試驗壽命相對誤差不超過3倍分散帶。
成果形式:
報告1份、論文2篇、專利2項。
資助經費:35萬。
研究周期:2年。
三、申報要求:
1、本次開放基金項目建議書模板見附件。
2、已獲得本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支持但尚未結題的項目負責人不得申請。
3、本次基金申請書密級均為公開,申報前需完成本單位保密審查并提供證明材料。
4、需要提交的材料:
(1)紙質《項目建議書》一式2份,紙質《保密審查證明》一式1份,均需加蓋單位公章;
(2)電子版《項目建議書》word版發送至指定郵箱(命名格式“單位名稱-項目名稱-負責人”標注);
(3)開放基金項目研究獲得成果由實驗室和申請人員共同享有,發表與開放基金項目相關的論文、專著、軟件、專利等,均應標示受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資助;
(4)本次公開發布的指南條目不接受現場遞交材料。申報人員請將紙質材料寄至聯系人,電子版發送至聯系人郵箱。紙質版與電子版受理時間截止2021年12月25日(以收到材料為準)。
四、評審過程:
開放基金課題由本實驗室組織專家評審,根據擇優原則確定最終獲評課題,由重點實驗室與申請者所在單位簽訂合同后執行。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老師;
聯系電話:029-85208897;
電子郵箱:hjtj@casc11.com;
通信地址:陜西省西安市航天基地飛天路289號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
附件1:項目建議書格式(公開).doc
|